欢迎光临,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党史学习教育

法治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法治教育

【光明论坛】以良法善治护航农业强国建设

发表日期:2023-01-13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  | 发布人:   | 点击数: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响鼓重槌地持续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法治护航。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期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立法修法和监督法律实施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在改革发展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2021年4月表决通过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12月新修改的种子法,为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2022年9月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完善农产品产地、生产、销售、流通、监管等方面制度设计,全过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修改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畜牧法,制定了黑土地保护法等,从法律上牢牢护好亿万农民的命根子。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以乡村振兴促进法为统领,以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建设以及基层村民自治等法律为主干,以有关法律中的涉农规定为补充,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辅助的农业农村领域法律制度框架体系,高质量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不断增强。

  这些立法和法律实施活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亿万农民共同意愿,把地方实践中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真正使广大农民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其中,贯穿始终最核心、最稳定的立法理念原则,就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体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扎实推进全社会共同富裕。法治实践证明,只有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高质量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确定性的“强心剂”。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在城镇化、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广大农村的经济结构、经营关系和治理状况等发生着深刻改变。守望乡村发展的变与不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成为新的课题。特别是面对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农业农村发展新情况新任务,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务实灵活的立法形式主动适应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确保农业农村重大改革和先行先试在法治轨道上有效运行,切实保证广大农民利益不受损,理应成为平衡社会利益关系、促进乡村振兴的法治之路。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包括粮食安全保障、耕地保护、集体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等的农业农村法律制度体系,推动有关方面及时制定配套法规,增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特色性,在法治轨道上凝聚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整体合力,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