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党史学习教育

法治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法治教育

我市启动长江岸线保护立法调研

发表日期:2021-05-29  | 来源:南京日报   | 作者:  | 发布人:   | 点击数: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许琴) 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是南京肩负的重大职责使命。5月28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第56期“金陵民声—热点网谈”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来到栏目现场,与广大网友围绕我市“长江岸线保护工作”进行在线互动交流。

 

  “南京拥有的长江岸线资源居全省第一位,能不能守护好长江‘母亲河’,不仅关系南京自身,更关系下游地区及更大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市水务局生态河湖处处长张文新介绍,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当前,南京正一方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另一方面加快建立地方性长江保护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将《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纳入2021年立法调研计划,由市水务局牵头各部门联合起草。市水务局目前正在开展专题调研,收集意见建议,争取今年8月完成立法初稿起草,10月完成意见征求,12月底完成法规草案。

 

  南京对长江大保护方面的规划开展了哪些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政处处长陈燕平说,目前,按照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新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草案的基础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面开展了《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规划形成“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格局。此外,南京还将优化沿江产业功能布局。根据规划,我市正加快临江布局的梅钢、南钢、南化、金陵石化的搬迁或功能调整,转向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降低对长江水环境质量的压力。同时,加快长江北岸乌江段、八卦洲造船业退出或转型升级,推动金陵船厂搬迁调整。化工园玉带片区产业结构也在加快调整,向无污染的新材料产业转型。

 

  南京拥有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绿化园林局林业发展处处长罗心宁介绍,南京江豚保护区上游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下游至南京长江大桥,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南京已建立了“水上—水下—岸线”立体化智能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江豚活动情况,并建成江豚应急救护基地,配备救护设施设备,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确保搁浅、受伤的江豚第一时间能得到救助。目前江豚活动频繁的三片区域主要是大胜关长江大桥、中山码头和新济洲水域。市民可以去中山码头的江豚观赏点观看江豚,那里的江豚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