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历史、现实、未来的宏大视野,对涉及党的百年历史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论析,提出许多重要思想、重要观点,对我们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深化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最公正的。回顾中国近代史,那一段“屈辱”的记忆刻骨铭心。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从魏源出版《海国图志》到孙中山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切救国方案都试过了,人们也努力了,结果都失败了。于是“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毛泽东语)。正是在这个时候,十月革命爆发了,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认为以此为标志,“中国改换了方向”。在哪些方面“改换”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三个“深刻改变”给出了答案。无论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改换”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深刻改变”,都回答了一个历史之问: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中国社会有了这种迫切需要,是因为中国人民有了这种迫切需要,而这种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历史的需要,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是一个革命的党还是一个革命精神丧失的党,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党还是一个使命感缺失的党,是一个为民造福的党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党?对此,与中国共产党肩并肩、共同奋斗的中国人民,最具有资格进行评判;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最具有发言权。时代是出卷人,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百年来,面临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不同时期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以优异成绩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党,而且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不仅是一个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党,而且是一个忠诚于人民、不负人民的党。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好党”,好就好在她不是一个只图私利的小团体,而是一个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她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好就好在她不是自以为是的小宗派,而是善于倾听不同意见,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政党,她决不违背人民的意旨;好就好在她不是一个目光短浅、争权夺利、松松垮垮的私人俱乐部,而是一个组织严密、视野宽广、与时俱进、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具有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政党,她从未远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正因为如此,才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部曲在中国的强劲奏响,才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的心声表达,才有国际权威机构对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高居世界各国榜首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的出炉。
坚持“赶考”初心,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是她的重要特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质,所以她才能立足中华民族的千年伟业,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断创造奇迹。同时,也昭示我们:由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必须清醒看到“新的赶考”绝不亚于进城执政那个“赶考”的难度,因为从世情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从国情来看,改革发展到了新的关口,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在所难免,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所难免;从党情来看,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作为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怀“赶考”之心、敬畏之心,勇于自我革命,永远保持斗争精神,不断进行政治淬炼、能力锻炼、道德修炼,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在以史为鉴、开辟未来的新征程上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