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史学习

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 汇聚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

发表日期:2024-05-29  | 来源:学习强国   | 作者:  | 发布人:   | 点击数:

“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美军发出的战斗誓言。在七十四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杨根思带队坚守长津湖下碣隅里东南面小高岭,阻击南逃的美军精锐部队陆战一师和英军部队。在战前动员中,他喊出:“在革命战士面前,我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带领部队打退敌人八次疯狂进攻后,抱起阵地上最后一个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诠释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新时代,我们学习“杨根思连”先进事迹,要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为强国强军伟业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

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

对党绝对忠诚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核心。杨根思秉持对党忠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内心笃定“跟毛主席、跟共产党革命到底,上刀山、下火海、不变心”,建立卓越战功、铸就热血忠魂。正是在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指引下,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无数将士在枪林弹雨中不畏牺牲、浴血奋战,我们这支军队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勠力推进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须臾也离不开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一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首先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杨根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是身经百战、鼎鼎大名的英雄。他早已把党的革命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一生追求,忠诚于党成为烙在他心灵深处的价值准则。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首要的是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己、规划自己,把个人理想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与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统一起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杨根思出身贫苦,自幼饱尝旧社会的辛酸。他1944年加入新四军,第二年就被评为“战斗模范”并光荣入党。他深深懂得:我们这支军队是贫苦人民自己的队伍,为祖国扛枪、为人民利益战斗,革命军人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攻不克的困难、战不胜的敌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必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坚守初心如磐、承担使命于肩。

三是躬行共产党人的知行合一。杨根思忠诚于党不是停留在价值规范、道德信条等“知”的层面,而是付诸丰富的战斗实践。他牺牲前两个月,刚刚光荣出席了全国首届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小高岭战斗打响前,他对战地记者华敏道别说:“我已经做好了为祖国献身的决心和准备!”之后,他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异常残酷的对敌作战,直至牺牲。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各级党员干部理应躬身实践、知行合一,说真话、干实事、下硬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不能“上下一般粗”,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不摆“花架子”,干事创业结合本单位本领域工作实际,不做“两面人”,不搞“伪忠诚”,实事求是、奋楫笃行、善始善终。

强化勇当先锋的责任担当

杨根思在小高岭的纵身一跃绝不是瞬间迸发的革命激情,而是他经历三百多次对敌作战过硬作风的悲壮呈现。杨根思所在部队前身——闽东独立师素有老红军传统,这支部队始终秉承“打得、跑得、饿得,猛打、猛冲、猛追”过硬战斗作风,长期淬炼出了当主力、打头阵的前锋精神。前锋精神的核心体现为冲锋在先、责任重于泰山。这支部队传承勇当先锋、勇挑重担的制胜基因:莱芜战役阻击国民党一个军七个师三昼夜,立下第一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面对美军陆战一师敢打敢拼,第五次战役胜利完成华川阻击战任务。新时代,我们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勇担当、重责任。

一是勇于冲锋在前,奋楫争先。“杨根思连”有一个传统:每晚点名都要唱连歌、喊连魂,点杨根思名全连答“到”;每次大项任务出征前,都要面对老连长的雕像庄严宣誓,每个人都会在心里暗下决心,坚决当先锋、打头阵,绝不给老连长丢脸。“三个不相信”是一代代“杨根思传人”勇当先锋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官兵奋力前行的动力源泉。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风险挑战增多、发展变数加大,强国强军、复兴伟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面对现实挑战时,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扪心自问,我们能不能保有这种见困难就上、见红旗就扛的争先创优意识?能不能保持这种奋勇争先的冲锋姿态?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锤炼勇当先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作风是应有的答案。

二是敢于担当责任,恪尽职守。杨根思的革命担当从来不是空话,而是经过了最具体、最直接、最艰难的战斗考验。“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勇于担当、恪尽职守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统一于党性,外显于作风。从根本上讲,责任就是担当,而担当则显现为对党和人民所赋予权力的行为自觉。革命战争年代,杨根思所在部队很多炊事班、卫勤班、运输班都被授予大功甚至荣誉称号,他们面对强敌敢战、面对生死敢上、面对困难敢拼,尽显革命军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肩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责任,仍需保持和发扬不怕苦的拼劲、不服输的狠劲、不放弃的韧劲,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当前,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要列出“负面清单”及时反省、对照检查、有效清除。

三是保持斗争精神,积极进取。杨根思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在什么特殊熔炉里淬炼的?为什么有使强敌惧怕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透露着他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源自使命意识、责任担当,是使命责任的外显。这种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无数后来人无私奉献、勇敢斗争。“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是战胜强敌的思想武器,也是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伟大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遵循斗争规律、掌握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主动投入斗争中成长提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航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砥砺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

打铁还需自身硬。战场是实打实的较量,打仗是硬碰硬的对决。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核心支撑。杨根思随部队南征北战,次次都是主力、年年都有战功。他勤学苦练、揣摩研究,成为出色的爆破能手;他冒着敌人严密火力封锁,连续三次运送拉雷炸毁敌碉堡;他巧施计谋,用炸药包震慑住敌人一个排,创下单人俘获敌人最多的纪录;他作为全国战斗英雄,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战斗模范”“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一级战斗英雄”等一个个功勋卓著的荣誉称号,无不彰显杨根思敢战善战、能战能胜的硬核素质。这深刻启示我们,奋进新征程,只有具备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才能战胜艰难险阻、应对惊涛骇浪、实现宏伟目标。

一是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必须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以此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二是大兴学习之风。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我们需要掌握的本领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党员领导干部须拿出自我革命精神,自觉来一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习,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努力掌握运用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三是加强实践历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我们要加强实践历练,主动到条件差、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当“热锅上的蚂蚁”,多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努力在丰富实践磨炼中壮筋骨、长才干,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

激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古往今来,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鲜明特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杨根思能取得赫赫战功的重要原因。例如,面对敌碉堡火力凶猛而无法靠近的情况时,他把头上的斗笠猛地抛向敌人,并趁着敌人对准斗笠射击的瞬间,飞奔到碉堡跟前完成爆破任务。又如,在抗美援朝战场,面对零下三十五摄氏度的严寒,他带领战士用棉裤腰中的棉花做护耳、用烧过的玉米壳垫鞋包脚等方法,创造了全连一百六十九人无一非战斗减员的奇迹。这深刻启示我们,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充分激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一种思想追求和行动自觉,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汇聚起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一是强化开拓创新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开拓创新,关键是解放思想。可以说,创新始于观念的转变。面对强国强军、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进取意识,以思变超越的追求和敢为人先的锐气,善于从问题中捕捉机遇,用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推进各项建设。

二是激活创新主体的动能。邓小平同志说过,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竞相迸发、创造活动才能得到支持、创新成果才能得以涌现。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身处开拓创新的时代潮头,要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带头提升创新能力,带头弘扬创新传统,当好创新发展的促进派、实干家。

三是优化创新的氛围环境。良好的创新氛围环境,是创新人才培育与发挥才能的“温床”,是创新成果的“孵化器”。要树立尊崇创新的政策导向,着力推出一批清晰、稳定、有效的创新激励政策,树立尊崇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鲜明导向,构建全局性创新政策环境。要营造创新至上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万众创新、接力创新成为常态,让“小细胞”释放出“大能量”,“小溪流”汇聚成大海洋。要形成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容忍失败、理解失败、允许失败、善待失败,持续点燃“创客”的激情热情,同时总结用好失败的经验教训,使之转化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